文明網(wǎng)評|善良的人就該被溫柔以待 |
2020年09月04日 08時47分 文明網(wǎng) |
暖心的一幕再次刷屏,我們的生活中又多了一注暖流。彼此陌生,卻總能在不經(jīng)意間流露出真誠的善意,溫暖彼此,感動他人。這是社會文明帶給我們每一個人的“福利”,助人者收獲幸福和滿足,受助者因感動而更知感恩。正能量因此而匯聚,真善美因此而傳播。 快遞行業(yè)作為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新興起的一份職業(yè),成就了很多人勤勞致富的夢想。無論風霜雨雪,還是烈日嚴寒;無論白晝黑夜,還是黃金假日,我們眼中的快遞小哥總是駕車背箱,穿梭于車流人流之中,飛奔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為市民提供各種送餐、取貨、送貨等服務。風里來、雨里去,他們的工作和服務成為我們?nèi)粘I钪胁豢苫蛉钡囊徊糠郑藗円残蜗蟮貙⑺麄冇鳛橐蛔鞘胁豢苫蛉钡摹懊氀堋薄?/span>
圖片來自網(wǎng)絡 快遞小哥靠自身的勞動贏得了廣大市民群眾的歡迎和認可,不僅僅在于他們的勤勞和誠信,更在于他們在一取一送的服務中,所傳遞和彰顯出的善良與質(zhì)樸。我們經(jīng)常會在媒體上看到、聽到各種有關快遞小哥助人為樂、見義勇為、互幫互助的暖心故事,順手幫個忙、順便服個務,已經(jīng)成為這個行業(yè)群體中司空見慣的“小事”。將“善事”做成了“小事”,這就是快遞小哥群體能夠贏得市民好感的重要原因。 好人會有好報,善意也會傳遞。山東濰坊居民樓前所上演的避雨一幕,就是就好的證明。正是基于對快遞小哥這一職業(yè)群體的好感,才激發(fā)了陌生人之間對彼此的善意,車庫主人才會為遭遇冰雹的快遞小哥打開了避雨之門;而獲得幫助的快遞小哥也沒有讓這份善意草草結(jié)束,在當時按喇叭致謝后,又想方設法聯(lián)系上了車庫主人,認真表達了感謝。這就是一種知恩圖報,這就是一種愛心的傳遞。 善良的人就該被溫柔以待,它能激發(fā)起更多人內(nèi)心深處向善的力量,使“莫以善小而不為”成為全民共識。 (責任編輯:梁艷) |
【關閉窗口】 |